
【311大地震10年記念專輯】走訪3.11傳承之路,感受復興重生的最美東北之旅
311大地震至今已過十年歲月,如果不是實際造訪與傾聽受災者的聲音,真的難以想像一場天災與伴隨的核能事故究竟如何影響及產生的變化有多深遠。提高防災意識的教育設施、 來自世界各國友好交流的證明、重新站起的商店街、講究安心安全的美食等,一起沿著3.11傳承之路,來了解其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值得探討的防災議題,同時透過美食與觀光景點,感受東北獨有的魅力。
造訪安心安全的美食篇
最質樸的健康風味 豆腐TO-FU cafe おおはたや
TO-FU cafe おおはたや (oohataya) 在福島縣三春町地區已開設17年,使用國產大豆與純淨的水,堅持僅依靠人力做出一塊塊質樸厚實風味的豆腐以及香濃的豆乳。

第一次品嚐豆腐套餐,豆皮、油豆腐、炸豆腐、木綿冷豆腐等各式各樣你想像的到的豆腐種類應有盡有。最令人驚艷的是因為調味與料理方式的不同,吃到最後完全不會膩,反而因平易近人的爽口風味,意猶未盡想再來一杯順口的豆乳做結尾。


讓番茄成為餐桌的主角 WONDER FARM福島
於311震災後成立的「WONDER FARM福島」,其實在從事溫室大規模栽培番茄早有30年以上經驗。社長元木先生懷著振興福島農業的期望,在園內積極提供用自家與鄰近農家栽種的蔬果所製作的餐點以及豐富的加工品。


除此之外,也可在這裡參加一年四季摘取番茄的體驗。不使用農藥又有保證鮮度的番茄可現摘現吃。一般熟悉的紅、黃、綠,以及較為少見的紫色番茄都分別含有不一樣的營養價值及功效。貪心地裝滿一整袋五彩繽紛的番茄後,任誰都能心滿意足地滿載而歸。


全木造!隈研吾操刀的南三陸三三商店街
商店街是居民的露天廚房,也是戶外交流的廣場。然而因遭受地震引起的海嘯襲擊,南三陸町志津川面海的許多商人都因此失去至今為止努力經營的店面。令人敬佩的是,震災後商家們更加團結一心,立刻架設了臨時商店街來解決民生所需。並且在2017年正式於人工高地上,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一手打造,整體架構使用南三陸產的優質杉木,營造出即使入夜天黑也能感受其溫暖氛圍的「南三陸三三商店街」。


順道一提,每日於志津川灣現捕撈的新鮮漁獲,造就「亮晶晶海鮮丼」成為這裡的名產。依據捕獲時期不同,海膽、鮭魚卵不計成本似的堆疊在丼飯上,其浮誇華麗的外表就已令人食指大動!

聽在地居民訴說十年來的物語篇
震災遺構中濱小學
「我知道只要走上這個樓梯,就無法再回頭了」中濱小學的前任校長在螢幕前娓娓道來十年前的那天。
原本預定的避難場所由於離學校有些距離,考慮到海嘯席捲而來的驚人速度,校長在當時做下了重大的決定。那就是帶領90位學生及職員、居民逃到學校屋頂的小閣樓度過一夜靜待黎明的到來。

坍落的石碑與時鐘、散落崩壞的木板,走進滿目瘡痍的中濱小學,湧上的情緒並非悲痛,而是真的慶幸所有人員都平安獲救。雖然再也回不去昔日充滿歡笑的學校,但透過當時的生還的學生與居民們一次次的親口傳達,彷彿時間停止的空間將永久留下警惕後代的故事。



奇蹟的鋼琴 磐城傳承未來館
福島縣的盤城市位於沿岸的薄磯與豐間地區,在311大地震時因遭受8.7公尺高的海嘯侵襲而有近250人失去性命。
根據目前擔任震災記憶口說傳承的志工敘述,會有如此多人犧牲,有一半是因為輕忽了海嘯的危險性,選擇在當下立刻避難的人只有少部分。即便他的家園在當時也被淹沒,他仍決心加入志工團隊,一次次反覆地在這片逐漸恢復元氣的土地,向人傳達避難的即刻性與提高危機意識。



另外,館內放置了一台「奇蹟的鋼琴」。
311當日是豐間國中的畢業典禮,師生們在悅耳感人的鋼琴聲伴奏下離開充滿回憶的校園後,過不了多久海嘯便將學校吞沒。沾滿砂石的進水鋼琴並沒有因此被遺忘,反倒是修復職人們齊心費時半年,讓鋼琴恢復過往的美妙音色,讓人深信這絕對是奇蹟。

象徵再次出發的傳承設施篇
福島縣環境創造中心交流棟 Commutan福島
在以環境的回復與創造之“學習與推廣”為目標所開設的「Commutan 福島」,參訪者在入口處便能看到一個從東日本大地震開始計時至今的電子時刻板,希望大家意識到無論過了多少歲月,仍有許多不同層面的課題需要解決。同時,要打造一個新的未來也需在所有人經年累月的協力下才能得以達成。

館內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有設置輻射研究區,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看不見的輻射」其實存在於日常之中。透過「霧箱」,也能實際以肉眼觀測正穿梭於此時此刻的各種低量,並不會危及生命的輻射線。讓大家能了解正確數據與來源,吸收知識後判斷,不因媒體不實的報導而恐慌。


東日本大震災 原子力災害傳承館
將前所未有的複合災害的紀錄、經驗、教訓、復興的過程,告訴下一代,邁向未來是此館的核心概念。除了展示災害發生當日僅留下出勤,卻未刻有下班時間的打卡記錄等收集自縣民的回憶物品以外,也回顧震災前平靜生活的樣貌。警惕世人原子力雖然能帶來收益與工作機會,但卻隱藏著無法預測的危機。

另一方面,關於現今除染狀況與農林漁等產業所受到的影響也以實物陳列及參考數值讓大家擁有一起謹慎思考防災與生活環境的契機。



友好的證明!世界各國的援助篇
展現台日友情,讓受災者重拾笑容的家「井戶端長屋」
在福島縣相馬市有幾棟由台灣紅十字會資助建設的公營老人住宅「井戶端長屋」,在長屋內住著失去家園的受災者與符合資格,並年滿六十歲以上的長輩們。長屋的概念源自江戶時代最普遍的住宅類型,居民們在同個屋簷下保有自己的隱私與生活環境,同時共用洗手間與打水處,因為有了公共空間,很自然地便有了交流的機會。


為了在災後實現守望相助的社會,當地政府積極展開針對高齡者的生活支援企劃。除了每日提供入住者午餐之餘,每週行動超市也會來門口兜售生活用品與食物。在共用大廳享用餐點或等待洗衣時,讓入住者們保持互動。當天造訪時,他們一知道我們來自台灣,便頻頻點頭表示感謝,熱情地向我們介紹長屋內設施。其中一位先生表示:「雖然偶有覺得有不便之處,但基本上都很適應,也過得很知足。」,過去每個人抱著怎樣的遭遇與背景或許不需特地說明,但相信他們都懷著在此重新生活,找回快樂的期望而來。



遠從緬甸搬運而來,鎮守南三陸的潔白大佛
多年前緬甸有間從商的公司曾到南三陸視察受災區,深感緣分之下,決定寄贈由大理石打造的白色大佛給持續從事震災復興與傳承活動的南三陸溫泉飯店觀洋。

這座高達五公尺的大佛,給人的印象並非僅有莊嚴,全身散發著祥和的氣息。就這樣面向海灣,鎮守著從悲痛中再次堅強站起的南三陸。

結語
十年前的一場震災,讓世界有了重新省視原子能的機會,也讓防災意識再度被喚起,但是當時間一過,如果沒有你我的傳達與紀錄,就無法留給下一代一個完善的範本與警惕。如此美麗的東北,接下來也將繼續蛻變,歡迎每位旅客來一趟邊學習邊盡享美食及美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