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工藝完全指南】職人巧手閃耀的光芒!

【日本竹工藝完全指南】職人巧手閃耀的光芒!

更新 :
作者 : 元村颯香

在打造日本庭園時不可或缺的「竹籬笆」,以及用來洗米、洗蔬菜的竹製提籃,自古以來「竹工藝」就深深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
本篇為大家介紹從傳統的竹籬笆,到當今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竹製戒指與瓶架等多元用途,帶各位深入感受日本人引以為傲的竹工藝之魅力!

日本最古老的故事中就有登場的植物──竹子

在現存的日本最古的神話故事《竹取物語》中,爺爺上山砍竹時,發現了一根閃閃發光的竹子。
當他將竹子砍開後,竟從中出現了一位美麗的少女──這就是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
由此可見,自古以來竹子便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竹子的繁殖力旺盛,在日本各地都能見到。它透過地下莖每年不斷繁衍,成長速度非常驚人,通常只需1至2個月便能長到前一年相同的高度。隨後開始長出枝葉,約在第3個月完成生長。據記錄,竹子單日最高的生長紀錄可達120公分。

竹子初生時含有大量水分,質地柔軟,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硬、失水,約3年後便可作為竹材使用。由於其成長迅速、再生能力強,竹子也作為一種永續素材受到全球關注,竹布、竹紙甚至是竹製生質能源發電等多元化的活用方式正不斷擴展中。

在日本各地都能見到的「竹林」
在日本各地都能見到的「竹林」

竹子的種類在全世界超過1,200種,在日本也有超過600種。主要分布於亞洲的溫帶與熱帶地區,在東南亞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編織竹子、製作容器等將竹作為生活用品的文化。
竹子具有中空、耐腐蝕性較強、重量輕等特徵。此外,它容易削切與彎曲,纖維方向一致,沿著纖維方向可以輕鬆劈開,並且能製作出同質且長度一致的材料。正因為如此,即使在加工技術尚未發達的遠古時代,竹子也在日本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用途,成為極為重要的素材。

竹子表面光滑、堅韌且富有彈性。與木材不同的是,竹子在乾濕變化中也不易變形,因此早在原始時代便已被人們所使用。
奈良時代,被譽為「絲綢之路終點」的正倉院中,收藏了許多來自外國的珍貴舶來品,其中包括使用竹子製成的樂器、箱子、花籃等多樣的文物遺品。
到了平安時代,竹子也被廣泛應用於建築材料中。同時,竹製品更進一步滲透至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武器如箭與鞭,到農耕與漁獵工具等皆有其蹤影。
鎌倉時代末期至室町時代,日本的茶文化逐漸興盛,竹子作為製作茶道具的重要素材,更加受到重視。即便在現代,茶道具仍多以竹製成。
進入江戶時代初期,竹細工職人與勺柄工匠開始活躍,甚至承接將軍家的御用訂製。到了江戶時代中期,京都的二條與四條一帶,聚集了許多將大竹切成圓段製作花器、勺子等器物的職人。

竹子自古以來就被廣泛用作各種生活用品
竹子自古以來就被廣泛用作各種生活用品

竹籬的歷史

關於竹籬笆的確切起源,至今仍無定論。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在平安時代,到了江戶時代,竹籬笆更是在浮世繪中頻繁登場,可見其已廣泛普及於庶民生活之中。在日本,竹籬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具備兩大功能:一是「遮蔽」,用來遮擋戶外機組、管線、混凝土牆、晾衣等不想讓人看到的景象;二是「美化與迎賓」,作為居家空間的點綴,營造高雅的和風氛圍,帶給來訪者視覺上的愉悅與款待。

原本「籬」(日文中的「垣」)在語源上只是指用土石所築的圍牆,並不特指竹製結構。而像日本這樣使用竹子或樹枝等脆弱材料搭建籬笆,並與日常生活風景自然融合的做法,在全球來看也是極為罕見的文化特色。

「竹籬笆」在日本已然融入生活風景之中
「竹籬笆」在日本已然融入生活風景之中

使用這類素材來製作籬笆,與日本作為島國的地理背景密切相關。日文中的「垣」在英文裡對應的是「fence(柵欄)」或「hedge(綠籬)」,原本帶有防衛或阻隔的含義。在大陸國家,由於與其他國家或勢力接壤,「垣」扮演著防禦敵人、守護國土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古代的歐洲或中國,多以石頭或磚塊堆砌而成堅固的籬牆,以備外敵入侵。

相對來說,島國日本雖然也有出於防禦目的而建造的垣籬,但規模相對較小。在樹木稀少的國家,人們傾向於使用土石作為籬笆材料;而擁有豐富森林資源、並以木材文化為基礎的日本,自古便與自然共生。質地優良的真竹與淡竹等,自古以來即廣泛存在於生活周遭,作為籬笆材料自然成為順理成章的選擇。

竹籬的種類

或許有不少人以為竹籬笆是僅以竹子製成,但其實竹籬笆多是以鋁材或木材為基底,再於其上貼覆裝飾用的竹材而完成的。
如前所述,全球的竹子種類超過1,200種,在日本也有超過600種,而在竹籬笆中主要使用的是「真竹」、「孟宗竹」與「淡竹」這三大竹種。

真竹自古以來便存在於日本。其筍不作為食材,而是主要用於工藝品。真竹的特徵是色澤偏淡並帶有清新的青綠色,且易於劈裂加工。
孟宗竹則是為了食用目的自中國引進的竹種。其特徵是粗壯結實,纖維結構複雜且富有韌性,不易劈裂,相當堅硬。但因其色澤不如真竹優雅,因此在應用於工藝品時常需經過加工處理。
淡竹則常用於製作工藝品,像是茶筅或燈籠的骨架等。
此外,竹籬笆依照用途、外觀造型或起源地點的不同,也有各自的命名方式。

1. 犬矢來

「犬矢來」是竹籬笆的一種,也被稱為「駒寄」。
這種籬笆充分運用了竹子「易於劈裂與彎曲」的特性製作而成。犬矢來在傳統家屋中扮演著重要的保護角色——防止狗狗在牆邊小便、保護外牆不被雨水與泥濘濺污導致損傷或腐蝕,甚至還具有防盜功能。
此外,還具備劃分道路與私人領地邊界的作用。

在京都等擁有許多傳統建築的街區中,經常可以見到「犬矢來」的身影,為京都街景更添古色古香的風情
在京都等擁有許多傳統建築的街區中,經常可以見到「犬矢來」的身影,為京都街景更添古色古香的風情

2. 四目籬(よつめがき)

「四目籬」是將圓竹以格子狀交叉編織而成,留有方形間隙的竹籬,是最常見的透空籬笆之一。其簡潔素雅的造型幾乎能與任何環境相襯,因此用途相當廣泛。
不僅限於庭園,也常用於公園、廣場或茶庭等各式空間作為區隔使用。

被廣泛用作各種場所間隔的「四目籬」
被廣泛用作各種場所間隔的「四目籬」

3. 御簾籬笆

因為外型類似竹簾,因此得名「御簾籬笆(御簾垣)」。
是以細竹層層堆疊而成,具有遮蔽視線的效果,同時竹與竹之間保有空隙,使風能夠穿透,具備良好的通風性,這正是此種竹籬的特色之一。

具備良好的通風性的御簾籬笆
具備良好的通風性的御簾籬笆

4. 以寺廟命名的竹籬笆

此外,還有以寺廟名稱來命名的竹籬笆。

建仁寺籬笆

在各類竹籬笆中,「建仁寺籬笆(建仁寺垣)」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因最早於京都的建仁寺使用而得名。
其最大特色為將竹子密集排列,幾乎不留縫隙,因此常用作遮蔽視線的圍籬,或作為庭院的裝飾性隔間等廣泛用途。

建仁寺籬笆
建仁寺籬笆

勝龍寺籬笆

「勝龍寺籬笆(勝龍寺垣)」的基礎採用了建仁寺垣這一經典竹籬的製作技法,在其之上再加上稱為「押竹」的裝飾設計,展現出更具現代感的風格。

勝龍寺籬笆
勝龍寺籬笆

光悅寺籬笆

「光悅寺籬笆(光悦寺垣)」的中心結構使用孟宗竹,並在孟宗竹上切出數道切口後加以彎曲而成。這種工法既保留了竹子的堅韌性,又創造出優雅的曲線,是光悅寺垣造型的最大特色之一。

就連世界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也為之讚嘆!京都的竹子

京都是日本知名的竹子產地之一,其風土條件極為優越。被群山環繞的盆地地形,擁有日夜溫差大、土壤肥沃等特性,加上作為文化都市所孕育的豐富背景,使京都自古以來就被譽為竹之都。
據說早在平安時代的嵯峨天皇年間,京都便開始栽培來自中國的竹種,竹材的歷史可謂悠久。京都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代代相傳的工藝技術相輔相成,孕育出聞名於世的優質竹材。
京都竹工藝的最大特色在於,充分展現竹子本身的自然風貌與質感。這也正是京都竹材作為工藝素材品質卓越的最佳證明。

其實,歷史上曾有一位讓現代人的生活更為豐富便利,曾深深為京都的竹子所著迷——那就是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1847~1931年)。
無需多加介紹,愛迪生是留聲機、白熾燈泡、早期映像機等被譽為三大發明的重要人物。而在他諸多發明中的一項白熾燈泡的發明過程中,京都的竹子也扮演了關鍵角色。
1878年,愛迪生正致力於將白熾燈泡投入實際使用。白熾燈泡主要由燈絲、玻璃球與燈座構成,透過電流通過燈絲而發光。
最初,他使用經過處理的棉線作為燈絲,成功點亮了碳絲燈泡。但由於燈泡壽命仍然過短,無法實用化,他便開始尋找一種能長時間發光的理想燈絲材料。為此,他不僅從世界各地收集了6,000多種植物性素材,還嘗試了金屬、棉線、鬍鬚等成千上萬種材料,歷經無數次失敗與實驗。
就在此時,研究室中偶然擺放的一把扇子骨架所用的竹子引起了他的注意。愛迪生以此進行實驗後,竟然獲得了極佳的實驗結果。

於是,愛迪生便決定派遣調查員前往日本、中國等世界各地,尋找適合作為燈絲材料的竹子。
1880年,其中一位調查員在日本京都的神社「石清水八幡宮」周邊,發現了一種名為「八幡竹」的竹子。
這種八幡竹具有高度耐久性與優良的柔韌性,不易被高溫燒斷。它的纖維不僅粗壯結實,整體結構也十分緊密。愛迪生便選用八幡竹製作燈絲,成功將白熾燈泡的連續點亮時間提升至1,200小時。
此後,日本開始對外出口八幡竹,並從1881年左右開始大量製造白熾燈泡,成為風靡全球的熱銷商品,照亮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石清水八幡宮境內如今仍設有一座被竹林圍繞的愛迪生紀念碑,以紀念這段歷史。

石清水八幡宮的境內有一座被竹林環繞的「愛迪生紀念碑」
石清水八幡宮的境內有一座被竹林環繞的「愛迪生紀念碑」

以京都傳統技法製作的「京銘竹」

使用京都產的竹子,並以京都傳統技法加工而成的竹材中,「白竹」、「胡麻竹」、「圖面角竹」、「龜甲竹」這四種被統稱為「京銘竹」。
如今,京銘竹已被京都府指定為「京之傳統工藝品」,同時也是京都市認定的傳統產業之一。
這四種京銘竹共有的特徵,是名為「去油」的傳統技術。京都以外地區所生產的竹材多半是經由煮沸處理,但京銘竹則是以火焰逐一炙烤每根竹子,接著用棉布擦拭出滲出的油脂,再以日光曝曬方式乾燥。
透過這一連串工序,使得竹材光澤度佳、不易破裂、品質更加穩定。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此四種京銘竹各自的特色與用途。

京銘竹的四種樣式,從左至右分別為:「白竹」、「胡麻竹」、「圖面角竹」、「龜甲竹」
京銘竹的四種樣式,從左至右分別為:「白竹」、「胡麻竹」、「圖面角竹」、「龜甲竹」

1. 白竹

所使用的是真竹。選在每年9月至12月間伐採,經火烘進行去油處理,並施以「彎曲加工」。
只有真竹在去油後才能呈現出亮麗的光澤,其他種類的竹則無法達到這種效果。
擁有這種光澤的真竹才被稱為「白竹」,也是京銘竹之一。
其優美的光澤不僅適用於建築用途,更是茶道、華道用具及美術工藝品等多種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銘竹。

2. 胡麻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採古人所創造的傳統技法。
正如其名,胡麻竹的最大特徵是在竹節表面上分布著如芝麻般的斑點,觸感帶有粗糙感。
每年3月選竹,會將竹子的上端切除,其餘部分進行修枝處理。
經過這些處理後,竹子會進入半枯萎狀態,而在其逐漸乾枯的過程中,特定的菌類會附著其上,進而自然形成這種獨特的斑紋。
胡麻竹廣泛應用於建築材料,也被製作成扇架、花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藝品。

3. 圖面角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將與筍子粗細相符的兩個L字形木框套在筍子上,使其生長成方形的角竹。
接著在竹子仍生長於竹林中的狀態下,使用混合了硫酸與砂等成分的特殊藥劑,透過專用刷具在竹面上描繪出被稱為「圖面」的圖樣。這些圖樣經藥劑反應後會呈現如燒灼般的獨特紋路,每一根竹子的圖案都獨一無二。
這同樣是古人創造的傳統技法。如今,圖面角竹主要用於床之間的裝飾柱、花器、椅子、長凳等家具工藝品。

4. 龜甲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是由孟宗竹自然突變而成的品種。
其特徵在於竹節與竹節之間緊密相連地成長,形成如龜甲般的特殊紋理。
這種突變部位通常只有約1公尺到1.5公尺長,之後便會恢復為一般筆直生長的竹子,因此顯得特別稀有珍貴。
這是一種來自自然突變的恩惠所孕育出的工藝銘竹,以其獨特的龜甲紋樣為最大特色。
由於外觀極具設計感,常被用於講求美學的建築裝飾或工藝品之中。

想要拓展京都竹子的可能性!——長岡銘竹株式會社

這家創立於京都、擁有超過70年歷史的「竹屋」——「長岡銘竹株式會社」,致力於將這些優秀的京都產竹材應用在竹垣以外的多種領域。
在日本,除了用於製作竹籬笆之外,竹子還被廣泛運用於各式各樣的竹工藝品中,無論大小,應用範圍十分多元。
長岡銘竹正是以「擴展竹子的可能性」為使命,推動傳統技術與現代設計的融合,開創竹工藝的全新未來。

工坊的最近車站是從京都站搭乘JR快速約19分鐘即可抵達的「龜岡站」
工坊的最近車站是從京都站搭乘JR快速約19分鐘即可抵達的「龜岡站」

至今為止,長岡銘竹承接了許多修復與設置工程,包括「平安神宮」、「金閣寺」、「銀閣寺」等歷史悠久的神社佛閣,以及「桂離宮」、「修學院離宮」、「京都迎賓館」等京都名勝。
此外,還有商業設施、老字號料亭的店舖內外裝修與竹製餐具等多項案件。
代表董事兼竹垣職人的真下彰宏先生堅信竹子的無限可能,不僅致力於竹垣製作,還依照現代生活需求創作各式竹工藝品,甚至製作裝置藝術,將日本的竹文化拓展至更廣泛的領域。

真下彰宏先生(長岡銘竹株式會社 代表董事暨竹工藝職人)
真下彰宏先生(長岡銘竹株式會社 代表董事暨竹工藝職人)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由真下先生親手打造的日本庭園!
據說這是他為了讓來訪者能近距離感受竹籬笆在生活中的應用而特別製作的。
在這裡,也能近距離欣賞到展現真下先生精湛技藝的竹子作品。

佔地內設有真下先生親手打造的日本庭園,非常適合拍攝紀念照
佔地內設有真下先生親手打造的日本庭園,非常適合拍攝紀念照

工坊內整齊地擺放著一整排竹材,長達約4公尺的竹子靠著牆壁豎立排列。
根據用途挑選合適的竹材,再製作成各種製品。拜訪當天,正在製作的是叫做「袖籬笆(袖垣)」的作品。

正在挑選竹材的真下先生
正在挑選竹材的真下先生

他正使用工具將竹枝「黑穗」固定,手法俐落熟練,在他手下,竹子作品迅速地成形。

一絲不苟,正在認真作業中的真下先生
一絲不苟,正在認真作業中的真下先生

真下先生精心製作的竹工藝品七選

來到2樓後,發現室內竟然也有一座庭園!
岩石與砂礫構成了象徵山水的「枯山水」景觀。
據說這也是為了讓來訪者能更深入瞭解竹籬笆的用途,也是由真下先生親自設計並打造而成,處處能感受到他希望人們以各種形式認識竹子魅力的良苦用心。
以下一起來看看由真下先生所製作的七款精美的竹工藝品吧!

1. 竹籃

在眾多竹工藝品中,最具多樣用途的當屬竹籃。
這種以從竹子削出的細竹篾編織而成的籃子,編織間距較大是其特徵。
竹籃不僅輕巧堅固,便於攜帶,還具備良好的通風性,因此自古以來便被日本人廣泛用於廚房、盥洗間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
其中一款由真下先生親手製作的竹籃,被稱為「四海波」。

將竹子剖開後,依照需要調整寬度與厚度,製成竹篾,再編織成四道波浪狀的圖樣,便是這款的特色。
四海波寓意著「從四面八方襲來的風浪平息,象徵平和安穩」,因此也是極具吉祥意味的圖樣,非常適合作為慶祝場合的贈禮。這種竹籃可用來擺放鮮花,也可用來盛裝點心或水果。
至於竹籃的保養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注意避免沾濕(即使不小心沾濕,只要立即擦乾並通風晾乾即可),每次使用後稍加擦拭即可。保存時建議放置在通風良好、乾燥的環境中,若能存放於濕氣不易聚集的高處,更能延長使用壽命。

「四海波」竹籃
「四海波」竹籃

2. 竹製酒瓶架

真下先生希望能創作出符合現代生活風格的竹製品,於是便誕生了這款適用於葡萄酒、日本酒或啤酒瓶的竹製酒瓶架。只需將瓶口插入架上的孔洞中,瓶子便能自立。許多人看到後都會驚訝:「它是怎麼站起來的呢?」其實是酒瓶與竹製酒瓶架之間巧妙取得的平衡所致。
即使不插入瓶子,這款設計簡約時尚的竹製酒瓶架也非常適合用作居家擺設。

竹製的酒瓶架
竹製的酒瓶架

3. 竹子裝置藝術

真下先生也致力於竹藝裝置藝術的創作。這些作品多為期間限定的展出,但運用竹子製成的裝置藝術與燈光效果,廣受好評。竹子自然的質感與柔和的燈光交織出獨特氛圍,讓人感受到光與自然融合的藝術魅力。

宿於竹中之美麗光影的裝置藝術
宿於竹中之美麗光影的裝置藝術

4. 竹燈

為了讓世界能認識到竹子的魅力,真下先生不僅在日本國內,也在美國等世界各地舉辦竹燈的現場演示活動。
他使用工具,在長達2公尺的竹子表面,透過模板打出無數孔洞,並在竹內點上燈光。
將竹子緊密排列成一面發光的板面,這其中也融入了竹籬製作的技術。
透過竹與光的結合,傳遞出日本竹文化的深邃之美。

竹燈設計時經過精密計算,呈現出各種圖案,因此點燈後展現出的景象宛如夢幻畫作。
這些作品之所以如此精緻,是因為出自於在竹籬與竹工藝領域皆屬頂尖職人的真下先生之手,他將自身的技藝與匠心巧妙融入竹製裝置藝術與竹燈之中。

將自身的技藝與匠心巧妙融為一體的竹燈
將自身的技藝與匠心巧妙融為一體的竹燈

5. 竹製的QR碼

用竹子製作出了QR碼是不是很新穎呢?
這是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創新嘗試,可說是前所未見的「類比 × 數位」融合。
真下先生將京都產的京銘竹染成茶色與綠色,並裁切成12種不同長度的竹片,根據QR碼的設計圖,逐一排列組合。
他將這些竹片依照複雜的圖樣貼在合板上,最終完成了一個邊長65公分的竹製QR碼,總共使用了超過300片竹片。

※QR碼為株式會社DENSO WAVE的註冊商標。

竹製的QR碼
竹製的QR碼

掃描這個竹製QR碼,就可以前往長岡銘竹株式會社的官方網站。
要讓這樣的QR碼能被正確讀取,即使是幾毫米的誤差也無法容許,因此在切割竹片的過程中非常費工夫。不過,也正因為是真下先生這樣對竹懷有深厚感情、並創作出無數竹製品的匠人,才能完成這樣細緻的工作。

據說,這個竹製QR碼的誕生,凝聚了許多竹工藝職人的巧手。
例如,在竹林中伐竹的職人、為去除污垢而用水清洗竹子的職人、用火炙燒進行油抜的職人、將竹子曝曬變成白竹的職人、將竹子染成棕色與綠色的職人、將竹子劈開的職人、調整竹子寬度的職人、裁切長度的職人,以及依圖面將竹片一一黏貼於木板上的職人等等。這些工序都需要精湛的技藝。

然而,如今在日用品等領域中,大量生產的商品成為主流,使得日本的竹工職人逐漸減少。
真下先生說「希望透過像這樣令人驚豔的竹製QR碼,讓更多人認識竹子的魅力與潛力,進而創造出新的需求,阻止竹工職人的人數持續下滑」。

6. 瑪利歐竹製拼圖板

真下先生還將上面提到的竹製QR碼技術應用在他的興趣創作上,製作了任天堂經典電玩遊戲系列角色「瑪利歐」的竹製拼圖板!
這些作品重現了早期以點陣圖呈現的初代瑪利歐,不僅有瑪利歐本尊,還有金幣、問號方塊,甚至還有敵方角色栗寶寶等元素!
這些作品純屬真下先生的個人興趣,目前並未對外販售。參觀工房,就能親眼欣賞到這些充滿童趣與創意的竹子工藝品。從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真下先生對竹子的熱愛與玩心十足的創作精神。

充滿童趣與創意的瑪利歐竹製拼圖板
充滿童趣與創意的瑪利歐竹製拼圖板

7. 從熊貓吃剩的竹子誕生的竹製戒指

真下先生的創意不僅止於此,還展現在其他作品中。位於和歌山縣白濱町的主題樂園「冒險大世界遊樂園」,結合了動物園、水族館與遊樂園,是當地極具人氣的景點。其中,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就是大熊貓。園內飼養著四隻大熊貓家族,而牠們的主食正是竹子。
不過,熊貓相當挑嘴,通常只吃柔嫩的部分,像是竹的莖幹等較硬的部位則會被棄置。根據園方統計,園內每年會產生約90至100公噸這樣的剩餘竹材。
為了善用這些熊貓吃剩的竹子,真下先生靈機一動,將它們製作成竹製戒指,命名為「Panda Bamboo Ring(熊貓竹戒)」。這款作品不僅兼具創意與永續意識,也讓人感受到竹工藝的無限可能。

將熊貓吃剩的竹子製作的「Panda Bamboo Ring(熊貓竹戒)」
將熊貓吃剩的竹子製作的「Panda Bamboo Ring(熊貓竹戒)」

這款戒指選用了由職人精心加工的京都產竹材,並在成品上點綴了一根真正由大熊貓吃剩的竹子製成的竹籤作為裝飾重點。主體使用的是堅固的京都竹製成,而裝飾用的竹籤則是從牠們活動場中遺留的竹子中挑選、製作而成,最終插入戒指中完成整體設計。
這樣的製作方式不僅減少了竹子的浪費、對地球環境更友善,也因為每一枚戒指皆是以園內四隻不同熊貓吃剩的竹子個別製作而成,充滿獨特性,因此在熊貓迷之間也廣受歡迎呢~。

親手體驗竹工藝!製作只屬於你的竹製品吧~

真下先生也在公司內的工坊「龜岡工房」舉辦能親手挑戰竹工藝的體驗活動!
他之所以開始這項活動,是希望大家能親身感受到竹子獨有的柔韌與堅韌。
在這裡,不僅能製作竹籃、戒指、筷子,甚至連竹燈籠也能親手體驗製作,竹籃、筷子等日常用品自古以來便與京都的生活息息相關。完成後的作品也能帶回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雖然體驗過程中沒有會講外語的口譯人員,但現場會使用翻譯機協助溝通,目前已有來自歐洲、澳洲、美國等各國的遊客前來體驗。

竹工藝工作坊的人氣超高!
竹工藝工作坊的人氣超高!

在體驗活動中製作的竹燈,竹子上所描繪的圖案可從50種以上的範本中自由選擇與組合!

圖案可從50種以上的範本中自由選擇
圖案可從50種以上的範本中自由選擇

可體驗的內容

在工坊可以親手製作獨一無二、充滿創意的各種竹子作品。
以下是可參加的各種體驗項目:

1. 編竹籃

所需時間
60分鐘~120分鐘(依參加人數而異)
體驗費用
基本款4,500日圓、彩色款5,500日圓(每人、含稅)

2. 削竹筷

所需時間
60分鐘(依參加人數而異)
體驗費用
2,500日圓(每人、含稅)

3. 編竹戒指

所需時間
60分鐘(依參加人數而異)
體驗費用
2,500日圓(每人、含稅)
竹戒指
竹戒指

其他體驗項目還包括:
・製作竹燈
・製作竹製杯墊
・製作竹製花瓶
・製作竹製鍋墊
以上僅為部分範例,更多體驗項目請直接洽詢!

長岡銘竹株式會社龜岡工房 基本資訊

郵遞區號
621-0005
地址
京都府龜岡市保津町三坪50
電話
075-925-5826
交通
從公車站「保津」步行約10分鐘,或從「JR龜岡站」搭乘計程車約5分鐘即可抵達
官方網站
官方網站(簡體)

結語

竹子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文化與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現代,很遺憾許多物品已被塑膠製品所取代。
如果來了日本,請務必親身接觸竹子製品,感受其獨特的魅力吧!
或可造訪上面介紹的竹工藝工作坊,挑戰親手製作只屬於自己的筷子,或挑選竹製戒指、瓶架等,作為伴手禮送給家人朋友吧~!

元村颯香

作者

電視女主播

元村颯香

介紹日本傳統文化、表演藝術及相關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