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工艺完全指南】职人巧手闪耀的光芒!

【日本竹工艺完全指南】职人巧手闪耀的光芒!

更新 :
作者 : 元村颯香

在打造日本庭园时不可或缺的「竹篱笆」,以及用来洗米、洗蔬菜的竹制提篮,自古以来「竹工艺」就深深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
本篇为大家介绍从传统的竹篱笆,到当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制戒指与瓶架等多元用途,带各位深入感受日本人引以为傲的竹工艺之魅力!

日本最古老的故事中就有登场的植物──竹子

在现存的日本最古的神话故事《竹取物语》中,爷爷上山砍竹时,发现了一根闪闪发光的竹子。
当他将竹子砍开后,竟从中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竹子便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竹子的繁殖力旺盛,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它透过地下茎每年不断繁衍,成长速度非常惊人,通常只需1至2个月便能长到前一年相同的高度。随后开始长出枝叶,约在第3个月完成生长。据记录,竹子单日最高的生长纪录可达120公分。

竹子初生时含有大量水分,质地柔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变硬、失水,约3年后便可作为竹材使用。由于其成长迅速、再生能力强,竹子也作为一种永续素材受到全球关注,竹布、竹纸甚至是竹制生质能源发电等多元化的活用方式正不断扩展中。

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的「竹林」
在日本各地都能见到的「竹林」

竹子的种类在全世界超过1,200种,在日本也有超过6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温带与热带地区,在东南亚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织竹子、制作容器等将竹作为生活用品的文化。
竹子具有中空、耐腐蚀性较强、重量轻等特征。此外,它容易削切与弯曲,纤维方向一致,沿着纤维方向可以轻松劈开,并且能制作出同质且长度一致的材料。正因为如此,即使在加工技术尚未发达的远古时代,竹子也在日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成为极为重要的素材。

竹子表面光滑、坚韧且富有弹性。与木材不同的是,竹子在干湿变化中也不易变形,因此早在原始时代便已被人们所使用。
在奈良时代,被誉为「丝绸之路终点」的正仓院中,收藏了许多来自外国的珍贵舶来品,其中包括使用竹子制成的乐器、箱子、花篮等多样的文物遗品。
到了平安时代,竹子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同时,竹制品更进一步渗透至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武器如箭与鞭,到农耕与渔猎工具等皆有其踪影。
镰仓时代末期至室町时代,日本的茶文化逐渐兴盛,竹子作为制作茶道具的重要素材,更加受到重视。即便在现代,茶道具仍多以竹制成。
进入江户时代初期,竹细工职人与勺柄工匠开始活跃,甚至承接将军家的御用订制。到了江户时代中期,京都的二条与四条一带,聚集了许多将大竹切成圆段制作花器、勺子等器物的职人。

竹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作各种生活用品
竹子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作各种生活用品

竹篱的历史

关于竹篱笆的确切起源,至今仍无定论。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在平安时代,到了江户时代,竹篱笆更是在浮世绘中频繁登场,可见其已广泛普及于庶民生活之中。在日本,竹篱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具备两大功能:一是「遮蔽」,用来遮挡户外机组、管线、混凝土墙、晾衣等不想让人看到的景象;二是「美化与迎宾」,作为居家空间的点缀,营造高雅的和风氛围,带给来访者视觉上的愉悦与款待。

原本「篱」(日文中的「垣」)在语源上只是指用土石所筑的围墙,并不特指竹制结构。而像日本这样使用竹子或树枝等脆弱材料搭建篱笆,并与日常生活风景自然融合的做法,在全球来看也是极为罕见的文化特色。

「竹篱笆」在日本已然融入生活风景之中
「竹篱笆」在日本已然融入生活风景之中

使用这类素材来制作篱笆,与日本作为岛国的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日文中的「垣」在英文里对应的是「fence(栅栏)」或「hedge(绿篱)」,原本带有防卫或阻隔的含义。在大陆国家,由于与其他国家或势力接壤,「垣」扮演着防御敌人、守护国土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古代的欧洲或中国,多以石头或砖块堆砌而成坚固的篱墙,以备外敌入侵。

相对来说,岛国日本虽然也有出于防御目的而建造的垣篱,但规模相对较小。在树木稀少的国家,人们倾向于使用土石作为篱笆材料;而拥有丰富森林资源、并以木材文化为基础的日本,自古便与自然共生。质地优良的真竹与淡竹等,自古以来即广泛存在于生活周遭,作为篱笆材料自然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

竹篱的种类

或许有不少人以为竹篱笆是仅以竹子制成,但其实竹篱笆多是以铝材或木材为基底,再于其上贴覆装饰用的竹材而完成的。
如前所述,全球的竹子种类超过1,200种,在日本也有超过600种,而在竹篱笆中主要使用的是「真竹」、「孟宗竹」与「淡竹」这三大竹种。

真竹自古以来便存在于日本。其笋不作为食材,而是主要用于工艺品。真竹的特征是色泽偏淡并带有清新的青绿色,且易于劈裂加工。
孟宗竹则是为了食用目的自中国引进的竹种。其特征是粗壮结实,纤维结构复杂且富有韧性,不易劈裂,相当坚硬。但因其色泽不如真竹优雅,因此在应用于工艺品时常需经过加工处理。
淡竹则常用于制作工艺品,像是茶筅或灯笼的骨架等。
此外,竹篱笆依照用途、外观造型或起源地点的不同,也有各自的命名方式。

1. 犬矢来

「犬矢来」是竹篱笆的一种,也被称为「驹寄」。
这种篱笆充分运用了竹子「易于劈裂与弯曲」的特性制作而成。犬矢来在传统家屋中扮演着重要的保护角色——防止狗狗在墙边小便、保护外墙不被雨水与泥泞溅污导致损伤或腐蚀,甚至还具有防盗功能。
此外,还具备划分道路与私人领地边界的作用。

在京都等拥有许多传统建筑的街区中,经常可以见到「犬矢来」的身影,为京都街景更添古色古香的风情
在京都等拥有许多传统建筑的街区中,经常可以见到「犬矢来」的身影,为京都街景更添古色古香的风情

2. 四目篱(よつめがき)

「四目篱」是将圆竹以格子状交叉编织而成,留有方形间隙的竹篱,是最常见的透空篱笆之一。其简洁素雅的造型几乎能与任何环境相衬,因此用途相当广泛。
不仅限于庭园,也常用于公园、广场或茶庭等各式空间作为区隔使用。

被广泛用作各种场所间隔的「四目篱」
被广泛用作各种场所间隔的「四目篱」

3. 御帘篱笆

因为外型类似竹帘,因此得名「御帘篱笆(御帘垣)」。
是以细竹层层堆叠而成,具有遮蔽视线的效果,同时竹与竹之间保有空隙,使风能够穿透,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这正是此种竹篱的特色之一。

具备良好的通风性的御帘篱笆
具备良好的通风性的御帘篱笆

4. 以寺庙命名的竹篱笆

此外,还有以寺庙名称来命名的竹篱笆。

建仁寺篱笆

在各类竹篱笆中,「建仁寺篱笆(建仁寺垣)」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因最早于京都的建仁寺使用而得名。
其最大特色为将竹子密集排列,几乎不留缝隙,因此常用作遮蔽视线的围篱,或作为庭院的装饰性隔间等广泛用途。

建仁寺篱笆
建仁寺篱笆

胜龙寺篱笆

「胜龙寺篱笆(胜龙寺垣)」的基础采用了建仁寺垣这一经典竹篱的制作技法,在其之上再加上称为「押竹」的装饰设计,展现出更具现代感的风格。

胜龙寺篱笆
胜龙寺篱笆

光悦寺篱笆

「光悦寺篱笆(光悦寺垣)」的中心结构使用孟宗竹,并在孟宗竹上切出数道切口后加以弯曲而成。这种工法既保留了竹子的坚韧性,又创造出优雅的曲线,是光悦寺垣造型的最大特色之一。

就连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也为之赞叹!京都的竹子

京都是日本知名的竹子产地之一,其风土条件极为优越。被群山环绕的盆地地形,拥有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等特性,加上作为文化都市所孕育的丰富背景,使京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竹之都。
据说早在平安时代的嵯峨天皇年间,京都便开始栽培来自中国的竹种,竹材的历史可谓悠久。京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代代相传的工艺技术相辅相成,孕育出闻名于世的优质竹材。
京都竹工艺的最大特色在于,充分展现竹子本身的自然风貌与质感。这也正是京都竹材作为工艺素材品质卓越的最佳证明。

其实,历史上曾有一位让现代人的生活更为丰富便利,曾深深为京都的竹子所著迷——那就是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1847~1931年)。
无需多加介绍,爱迪生是留声机、白炽灯泡、早期映像机等被誉为三大发明的重要人物。而在他诸多发明中的一项白炽灯泡的发明过程中,京都的竹子也扮演了关键角色。
1878年,爱迪生正致力于将白炽灯泡投入实际使用。白炽灯泡主要由灯丝、玻璃球与灯座构成,透过电流通过灯丝而发光。
最初,他使用经过处理的棉线作为灯丝,成功点亮了碳丝灯泡。但由于灯泡寿命仍然过短,无法实用化,他便开始寻找一种能长时间发光的理想灯丝材料。为此,他不仅从世界各地收集了6,000多种植物性素材,还尝试了金属、棉线、胡须等成千上万种材料,历经无数次失败与实验。
就在此时,研究室中偶然摆放的一把扇子骨架所用的竹子引起了他的注意。爱迪生以此进行实验后,竟然获得了极佳的实验结果。

于是,爱迪生便决定派遣调查员前往日本、中国等世界各地,寻找适合作为灯丝材料的竹子。
1880年,其中一位调查员在日本京都的神社「石清水八幡宫」周边,发现了一种名为「八幡竹」的竹子。
这种八幡竹具有高度耐久性与优良的柔韧性,不易被高温烧断。它的纤维不仅粗壮结实,整体结构也十分紧密。爱迪生便选用八幡竹制作灯丝,成功将白炽灯泡的连续点亮时间提升至1,200小时。
此后,日本开始对外出口八幡竹,并从1881年左右开始大量制造白炽灯泡,成为风靡全球的热销商品,照亮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石清水八幡宫境内如今仍设有一座被竹林围绕的爱迪生纪念碑,以纪念这段历史。

石清水八幡宫的境内有一座被竹林环绕的「爱迪生纪念碑」
石清水八幡宫的境内有一座被竹林环绕的「爱迪生纪念碑」

以京都传统技法制作的「京铭竹」

使用京都产的竹子,并以京都传统技法加工而成的竹材中,「白竹」、「胡麻竹」、「图面角竹」、「龟甲竹」这四种被统称为「京铭竹」。
如今,京铭竹已被京都府指定为「京之传统工艺品」,同时也是京都市认定的传统产业之一。
这四种京铭竹共有的特征,是名为「去油」的传统技术。京都以外地区所生产的竹材多半是经由煮沸处理,但京铭竹则是以火焰逐一炙烤每根竹子,接着用棉布擦拭出渗出的油脂,再以日光曝晒方式干燥。
透过这一连串工序,使得竹材光泽度佳、不易破裂、品质更加稳定。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此四种京铭竹各自的特色与用途。

京铭竹的四种样式,从左至右分别为:「白竹」、「胡麻竹」、「图面角竹」、「龟甲竹」
京铭竹的四种样式,从左至右分别为:「白竹」、「胡麻竹」、「图面角竹」、「龟甲竹」

1. 白竹

所使用的是真竹。选在每年9月至12月间伐采,经火烘进行去油处理,并施以「弯曲加工」。
只有真竹在去油后才能呈现出亮丽的光泽,其他种类的竹则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拥有这种光泽的真竹才被称为「白竹」,也是京铭竹之一。
其优美的光泽不仅适用于建筑用途,更是茶道、华道用具及美术工艺品等多种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铭竹。

2. 胡麻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采古人所创造的传统技法。
正如其名,胡麻竹的最大特征是在竹节表面上分布着如芝麻般的斑点,触感带有粗糙感。
每年3月选竹,会将竹子的上端切除,其余部分进行修枝处理。
经过这些处理后,竹子会进入半枯萎状态,而在其逐渐干枯的过程中,特定的菌类会附着其上,进而自然形成这种独特的斑纹。
胡麻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也被制作成扇架、花器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艺品。

3. 图面角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将与笋子粗细相符的两个L字形木框套在笋子上,使其生长成方形的角竹。
接着在竹子仍生长于竹林中的状态下,使用混合了硫酸与砂等成分的特殊药剂,透过专用刷具在竹面上描绘出被称为「图面」的图样。这些图样经药剂反应后会呈现如烧灼般的独特纹路,每一根竹子的图案都独一无二。
这同样是古人创造的传统技法。如今,图面角竹主要用于床之间的装饰柱、花器、椅子、长凳等家具工艺品。

4. 龟甲竹

所使用的是孟宗竹,是由孟宗竹自然突变而成的品种。
其特征在于竹节与竹节之间紧密相连地成长,形成如龟甲般的特殊纹理。
这种突变部位通常只有约1米到1.5米长,之后便会恢复为一般笔直生长的竹子,因此显得特别稀有珍贵。
这是一种来自自然突变的恩惠所孕育出的工艺铭竹,以其独特的龟甲纹样为最大特色。
由于外观极具设计感,常被用于讲求美学的建筑装饰或工艺品之中。

想要拓展京都竹子的可能性! ——长冈铭竹株式会社

这家创立于京都、拥有超过70年历史的「竹屋」——「长冈铭竹株式会社」,致力于将这些优秀的京都产竹材应用在竹垣以外的多种领域。
在日本,除了用于制作竹篱笆之外,竹子还被广泛运用于各式各样的竹工艺品中,无论大小,应用范围十分多元。
长冈铭竹正是以「扩展竹子的可能性」为使命,推动传统技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开创竹工艺的全新未来。

工坊的最近车站是从京都站搭乘JR快速约19分钟即可抵达的「龟冈站」
工坊的最近车站是从京都站搭乘JR快速约19分钟即可抵达的「龟冈站」

至今为止,长冈铭竹承接了许多修复与设置工程,包括「平安神宫」、「金阁寺」、「银阁寺」等历史悠久的神社佛阁,以及「桂离宫」、「修学院离宫」、「京都迎宾馆」等京都名胜。
此外,还有商业设施、老字号料亭的店铺内外装修与竹制餐具等多项案件。
代表董事兼竹垣职人的真下彰宏先生坚信竹子的无限可能,不仅致力于竹垣制作,还依照现代生活需求创作各式竹工艺品,甚至制作装置艺术,将日本的竹文化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

真下彰宏先生(长冈铭竹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暨竹工艺职人)
真下彰宏先生(长冈铭竹株式会社代表董事暨竹工艺职人)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由真下先生亲手打造的日本庭园!
据说这是他为了让来访者能近距离感受竹篱笆在生活中的应用而特别制作的。
在这里,也能近距离欣赏到展现真下先生精湛技艺的竹子作品。

占地内设有真下先生亲手打造的日本庭园,非常适合拍摄纪念照
占地内设有真下先生亲手打造的日本庭园,非常适合拍摄纪念照

工坊内整齐地摆放着一整排竹材,长达约4米的竹子靠着墙壁竖立排列。
根据用途挑选合适的竹材,再制作成各种制品。拜访当天,正在制作的是叫做「袖篱笆(袖垣)」的作品。

正在挑选竹材的真下先生
正在挑选竹材的真下先生

他正使用工具将竹枝「黑穗」固定,手法俐落熟练,在他手下,竹子作品迅速地成形。

一丝不苟,正在认真作业中的真下先生
一丝不苟,正在认真作业中的真下先生

真下先生精心制作的竹工艺品七选

来到2楼后,发现室内竟然也有一座庭园!
岩石与砂砾构成了象征山水的「枯山水」景观。
据说这也是为了让来访者能更深入了解竹篱笆的用途,也是由真下先生亲自设计并打造而成,处处能感受到他希望人们以各种形式认识竹子魅力的良苦用心。
以下一起来看看由真下先生所制作的七款精美的竹工艺品吧!

1. 竹篮

在众多竹工艺品中,最具多样用途的当属竹篮。
这种以从竹子削出的细竹篾编织而成的篮子,编织间距较大是其特征。
竹篮不仅轻巧坚固,便于携带,还具备良好的通风性,因此自古以来便被日本人广泛用于厨房、盥洗间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
其中一款由真下先生亲手制作的竹篮,被称为「四海波」。

将竹子剖开后,依照需要调整宽度与厚度,制成竹篾,再编织成四道波浪状的图样,便是这款的特色。
四海波寓意着「从四面八方袭来的风浪平息,象征平和安稳」,因此也是极具吉祥意味的图样,非常适合作为庆祝场合的赠礼。这种竹篮可用来摆放鲜花,也可用来盛装点心或水果。
至于竹篮的保养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注意避免沾湿(即使不小心沾湿,只要立即擦干并通风晾干即可),每次使用后稍加擦拭即可。保存时建议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的环境中,若能存放于湿气不易聚集的高处,更能延长使用寿命。

「四海波」竹篮
「四海波」竹篮

2. 竹制酒瓶架

真下先生希望能创作出符合现代生活风格的竹制品,于是便诞生了这款适用于葡萄酒、日本酒或啤酒瓶的竹制酒瓶架。只需将瓶口插入架上的孔洞中,瓶子便能自立。许多人看到后都会惊讶:「它是怎么站起来的呢?」其实是酒瓶与竹制酒瓶架之间巧妙取得的平衡所致。
即使不插入瓶子,这款设计简约时尚的竹制酒瓶架也非常适合用作居家摆设。

竹制的酒瓶架
竹制的酒瓶架

3. 竹子装置艺术

真下先生也致力于竹艺装置艺术的创作。这些作品多为期间限定的展出,但运用竹子制成的装置艺术与灯光效果,广受好评。竹子自然的质感与柔和的灯光交织出独特氛围,让人感受到光与自然融合的艺术魅力。

宿于竹中之美丽光影的装置艺术
宿于竹中之美丽光影的装置艺术

4. 竹灯

为了让世界能认识到竹子的魅力,真下先生不仅在日本国内,也在美国等世界各地举办竹灯的现场演示活动。
他使用工具,在长达2米的竹子表面,透过模板打出无数孔洞,并在竹内点上灯光。
将竹子紧密排列成一面发光的板面,这其中也融入了竹篱制作的技术。
透过竹与光的结合,传递出日本竹文化的深邃之美。

竹灯设计时经过精密计算,呈现出各种图案,因此点灯后展现出的景象宛如梦幻画作。
这些作品之所以如此精致,是因为出自于在竹篱与竹工艺领域皆属顶尖职人的真下先生之手,他将自身的技艺与匠心巧妙融入竹制装置艺术与竹灯之中。

将自身的技艺与匠心巧妙融为一体的竹灯
将自身的技艺与匠心巧妙融为一体的竹灯

5. 竹制的QR码

用竹子制作出了QR码是不是很新颖呢?
这是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尝试,可说是前所未见的「类比× 数位」融合。
真下先生将京都产的京铭竹染成茶色与绿色,并裁切成12种不同长度的竹片,根据QR码的设计图,逐一排列组合。
他将这些竹片依照复杂的图样贴在合板上,最终完成了一个边长65公分的竹制QR码,总共使用了超过300片竹片。

※QR码为株式会社DENSO WAVE的注册商标。

竹制的QR码
竹制的QR码

扫描这个竹制QR码,就可以前往长冈铭竹株式会社的官方网站。
要让这样的QR码能被正确读取,即使是几毫米的误差也无法容许,因此在切割竹片的过程中非常费工夫。不过,也正因为是真下先生这样对竹怀有深厚感情、并创作出无数竹制品的匠人,才能完成这样细致的工作。

据说,这个竹制QR码的诞生,凝聚了许多竹工艺职人的巧手。
例如,在竹林中伐竹的职人、为去除污垢而用水清洗竹子的职人、用火炙烧进行油抜的职人、将竹子曝晒变成白竹的职人、将竹子染成棕色与绿色的职人、将竹子劈开的职人、调整竹子宽度的职人、裁切长度的职人,以及依图面将竹片一一黏贴于木板上的职人等等。这些工序都需要精湛的技艺。

然而,如今在日用品等领域中,大量生产的商品成为主流,使得日本的竹工职人逐渐减少。
真下先生说「希望透过像这样令人惊艳的竹制QR码,让更多人认识竹子的魅力与潜力,进而创造出新的需求,阻止竹工职人的人数持续下滑」。

6. 玛利欧竹制拼图板

真下先生还将上面提到的竹制QR码技术应用在他的兴趣创作上,制作了任天堂经典电玩游戏系列角色「玛利欧」的竹制拼图板!
这些作品重现了早期以点阵图呈现的初代玛利欧,不仅有玛利欧本尊,还有金币、问号方块,甚至还有敌方角色栗宝宝等元素!
这些作品纯属真下先生的个人兴趣,目前并未对外贩售。参观工房,就能亲眼欣赏到这些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竹子工艺品。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真下先生对竹子的热爱与玩心十足的创作精神。

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玛利欧竹制拼图板
充满童趣与创意的玛利欧竹制拼图板

7. 从熊猫吃剩的竹子诞生的竹制戒指

真下先生的创意不仅止于此,还展现在其他作品中。位于和歌山县白滨町的主题乐园「冒险大世界游乐园」,结合了动物园、水族馆与游乐园,是当地极具人气的景点。其中,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就是大熊猫。园内饲养着四只大熊猫家族,而它们的主食正是竹子。
不过,熊猫相当挑嘴,通常只吃柔嫩的部分,像是竹的茎干等较硬的部位则会被弃置。根据园方统计,园内每年会产生约90至100公吨这样的剩余竹材。
为了善用这些熊猫吃剩的竹子,真下先生灵机一动,将它们制作成竹制戒指,命名为「Panda Bamboo Ring(熊猫竹戒)」。这款作品不仅兼具创意与永续意识,也让人感受到竹工艺的无限可能。

将熊猫吃剩的竹子制作的「Panda Bamboo Ring(熊猫竹戒)」
将熊猫吃剩的竹子制作的「Panda Bamboo Ring(熊猫竹戒)」

这款戒指选用了由职人精心加工的京都产竹材,并在成品上点缀了一根真正由大熊猫吃剩的竹子制成的竹签作为装饰重点。主体使用的是坚固的京都竹制成,而装饰用的竹签则是从它们活动场中遗留的竹子中挑选、制作而成,最终插入戒指中完成整体设计。
这样的制作方式不仅减少了竹子的浪费、对地球环境更友善,也因为每一枚戒指皆是以园内四只不同熊猫吃剩的竹子个别制作而成,充满独特性,因此在熊猫迷之间也广受欢迎呢~。

亲手体验竹工艺!制作只属于你的竹制品吧~

真下先生也在公司内的工坊「龟冈工房」举办能亲手挑战竹工艺的体验活动!
他之所以开始这项活动,是希望大家能亲身感受到竹子独有的柔韧与坚韧。
在这里,不仅能制作竹篮、戒指、筷子,甚至连竹灯笼也能亲手体验制作,竹篮、筷子等日常用品自古以来便与京都的生活息息相关。完成后的作品也能带回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虽然体验过程中没有会讲外语的口译人员,但现场会使用翻译机协助沟通,目前已有来自欧洲、澳洲、美国等各国的游客前来体验。

竹工艺工作坊的人气超高!
竹工艺工作坊的人气超高!

在体验活动中制作的竹灯,竹子上所描绘的图案可从50种以上的范本中自由选择与组合!

图案可从50种以上的范本中自由选择
图案可从50种以上的范本中自由选择

可体验的内容

在工坊可以亲手制作独一无二、充满创意的各种竹子作品。
以下是可参加的各种体验项目:

1. 编竹篮

所需时间
60分钟~120分钟(依参加人数而异)
体验费用
基本款4,500日元、彩色款5,500日元(每人、含税)

2. 削竹筷

所需时间
60分钟(依参加人数而异)
体验费用
2,500日元(每人、含税)

3. 编竹戒指

所需时间
60分钟(依参加人数而异)
体验费用
2,500日元(每人、含税)
竹戒指
竹戒指

其他体验项目还包括:
・制作竹灯
・制作竹制杯垫
・制作竹制花瓶
・制作竹制锅垫
以上仅为部分范例,更多体验项目请直接洽询!

长冈铭竹株式会社龟冈工房基本资讯

邮政编码
621-0005
地址
京都府龟冈市保津町三坪50
电话
075-925-5826
交通
从公车站「保津」步行约10分钟,或从「JR龟冈站」搭乘出租车约5分钟即可抵达
官方网站
官方网站(简体)

结语

竹子自古以来就是日本文化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代,很遗憾许多物品已被塑胶制品所取代。
如果来了日本,请务必亲身接触竹子制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吧!
或可造访上面介绍的竹工艺工作坊,挑战亲手制作只属于自己的筷子,或挑选竹制戒指、瓶架等,作为伴手礼送给家人朋友吧~!

元村颯香

作者

电视女主播

元村颯香

介绍日本传统文化、表演艺术及相关历史。